軸承故障檢測儀通過安裝在機器軸承上的傳感器來采集軸承運行時的振動信號。通常是加速度傳感器,將機械振動轉化為電信號。因為軸承在運轉過程中,無論是正常磨損還是出現故障(如裂紋、點蝕等),都會產生特定的振動特征,這些振動會被傳感器捕捉到。
數據采集器會對傳感器傳來的信號進行放大、濾波等操作。高頻振動(比如軸承損壞時產生的沖擊脈沖)與低頻振動(正常磨損導致的)的加速度值差異明顯,經過處理后能更清晰地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之后,還會與預設的標準(如ISO10816-3)進行對比。
診斷軟件對經過處理的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并結合歷史數據做比較,以此評估軸承的健康狀況。例如,當測量得到的振動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值超過內置標準時,儀器會自動指示報警狀態,提示可能存在故障。同時,一些儀器還內置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軸承表面溫度變化,若出現異常高溫(可能是潤滑不良或摩擦加劇所致),也會觸發報警,配合振動數據可進一步定位具體故障原因。
軸承故障檢測儀的使用注意事項:
1.安全防護與操作規范
-遵守電氣規范:必須確保儀器可靠接地,防止漏電風險;定期檢查線路絕緣性能,避免短路事故。
-避免機械損傷:安裝傳感器時力度適中,既要保證良好接觸又不可過度施壓造成物理磨損。對于高速旋轉部件尤其要小心操作。
2.傳感器維護與壽命管理
-關注老化問題:即使不頻繁使用的便攜式設備,其內部傳感器也會隨時間逐漸老化。建議定期校驗精度并及時更換已達使用壽命的元件。
-防止過載使用:嚴禁長時間讓傳感器處于超出設計極限的工作環境中,否則可能導致性能下降。
3.數據分析與結果解讀
-結合歷史趨勢分析:單次測量結果可能受偶然因素影響,建議建立長期數據庫進行橫向對比和縱向趨勢跟蹤,以提高診斷可靠性。
-綜合判斷故障類型:當出現報警提示時,應結合多種參數(如dBm低發生率、max level dBc高發生率等指標)及實際工況綜合研判,避免誤判。
4.環境適應性控制
-排除干擾因素:強電磁場、溫度濕度等惡劣環境可能影響檢測結果,必要時采取屏蔽措施或選擇專用型號的檢測儀。
-清潔保養常態化:每次使用后清理探頭表面的油污雜質,存放于干燥防塵環境中以延長設備壽命。